海馬系列AQUA TERRA 150米女士腕錶

海馬系列AQUA TERRA 150米女士腕錶是首款搭載卓越非凡的歐米茄8520/8521同軸機芯的機械腕錶。此腕錶系列還是歐米茄最早配備Si14硅材質游絲的腕錶,賦予其超卓計時性能。2014年,此腕錶系列更成為首款搭載歐米茄頂級“至臻同軸”防磁機芯的女錶。

從18K金到精鋼多種款式可供選擇

海馬系列AQUA TERRA 150米女士腕錶直徑為38.5毫米和34毫米,采用18K紅金、18K黃金或精鋼制成,部分錶款備有精鋼搭配18K紅金或精鋼搭配18K黃金的雙色材質可供選擇。這些錶款配備拋光或全鑲鉆錶圈,搭配金屬錶鏈或帶有迷人珍珠母貝光澤的白色或灰色皮錶帶。

絢麗璀璨的錶盤

此系列每款腕錶都采用華麗的珍珠母貝錶盤,裝飾11枚或12枚鉆石小時刻度,視錶款尺寸而定。錶盤6點位置設有日歷窗口,配備拱形中央時針、分針和秒針。

“……采用華麗的珍珠母貝錶盤,裝飾11枚或12枚鉆石小時刻度……”

至臻同軸機芯

此系列腕錶臻品內部搭載歐米茄“至臻同軸”防磁機芯。

這款由非磁性組件制成的機芯能夠抵抗高達15,000高斯的強磁場。38.5毫米錶款搭載歐米茄8500/8501“至臻同軸”機芯,34毫米錶款則搭載歐米茄8520/8521“至臻同軸”機芯。

每款配備“至臻同軸”機芯的腕錶均品質卓越,超凡可靠,享有長達四年的售后服務保證。此系列腕錶的防水深度可達15個大氣壓(150米/500英尺)。

<!– 12345
10
–>

測評:GP芝柏三金橋腕飛輪腕錶

原標題:芯測評|GP芝柏三金橋,可能是最美最實用的陀飛輪!

講這個話題之前,第一就要搞清楚“陀飛輪”到底是什么?雖然這是一個快被講爛的話題。

機械鐘錶機芯里面采用的是游絲擺輪調速系統,這個系統直接決定了鐘錶的走時精度。游絲是一圈金屬絲,按照阿基米德螺旋線排列(和常見的蚊香類似)。這樣排列的游絲,它的重心就不在其中心位置。當游絲被裝載到擺輪上去后會隨著擺輪的運動而收縮放大,此時,游絲的外形會發生變化,進而游絲的重心就會到處移動,比靜止時偏移更厲害。這樣的偏移很細微,但是對于一天運轉近50萬次的游絲擺輪系統來講是不能忍的。一丁點的偏移放大以后都會影響鐘錶的走時精度。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寶璣品牌的創始人阿伯拉罕–路易•寶璣在1795年提出了將游絲的一部分向上彎曲以形成雙層的游絲,利用第二層的游絲的重量去平衡整個游絲的重心,使重心盡量保持在中央位置。這一設計,就是“"Spiral Breguet"寶璣上繞游絲。

(游絲擺輪重心偏移實驗數據,藍色為普通游絲,綠色為寶璣上繞游絲)

通過上面的實驗數據不難看出,普通游絲的重心在機芯運動時偏移非常厲害。而寶璣上繞游絲極大地改善了這種重心偏移。

到了1801年6月26日,即法蘭西共和國歷9年穡月7日,阿伯拉罕–路易•寶璣又獲官方機構頒授一款嶄新調準裝置的專利權,有效期十年,命名為“陀飛輪”。寶璣設想將整個游絲擒縱調速系統安裝于每分鐘旋轉一整圈的活動框架內。如此,所有誤差有規律地重復出現,從而互相抵消。此外,擺輪軸在其寶石軸承中的接觸點不斷變化,可確保潤滑效果更佳。

按照寶璣本人的設想,陀飛輪這種設計是非常牛逼。但是由發明設計到實物的轉變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寶璣在1801年取得了專利,但是他當時只有實驗品。直達四年后,才將陀飛輪懷錶正式推向市場。并且還不是量產版,而是定制的。從1805年到1823年阿伯拉罕–路易•寶璣去世,18年間寶璣僅售出35枚陀飛輪鐘錶。這樣的銷售成績和搭載寶璣游絲的鐘錶一比,差別太大。

為什么會造成這樣的情況?那是因為依靠當時的鐘錶加工技術制作陀飛輪難度太大。鐘錶機芯發條里面的動力本來就不多,現在還要帶動一個活動框架。于是陀飛輪的活動框架必須做得非常非常非常的輕巧,整個陀飛輪框架的重量都不足1克,這樣機芯的輪系才能帶得動。如此輕巧的框架是難以在那個車床加工技術不完備的年代制作而成的,并且,即使做出了框架的外形,還要考慮到整個游絲擒縱系統的平衡。所以陀飛輪的加工制作一直是難題!據記載,陀飛輪發明后的200多年間,只有200名左右的制錶師掌握了這門高深技術。

這其中就包括本文要講的制錶師Constant Girard。Constant Girard于1825年出生于瑞士,在他27歲的時候創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Girard & Cie公司。2年后,他和另外一個世代從事鐘錶業的女子Marie Perregaux結婚。1856年,也是結婚后的第2年,他們各取了自己名字的部分,成立了Girard-Perregaux公司,也就是我們中文說的“芝柏”牌。

提到“芝柏”這個品牌,我能想到的幾個關鍵詞就是“三金橋”“高頻天文臺機械機芯”“32768頻率的石英機芯”還有當代的“恒動力擒縱”。后面三個名稱,我想大多數普通的錶友都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芝柏“三金橋”,一定聽說過!

發條盒

中心輪

陀飛輪

三金橋其實就是陀飛輪鐘錶的一種形制,它的特點就是機芯上擁有三個橋板,分別固定發條盒、中心輪和陀飛輪。

而同時期主流一點的陀飛輪機芯的形狀是這樣,大家可以很明顯辨別它們之間的區別。

制錶師Constant Girard在1860年轉投陀飛輪研究。1865年起,他開始向瑞士納薩泰爾的天文臺展示自己的陀飛輪作品。1870年代時,他所制作的機芯橋板開始出現特有的箭頭形狀,并且使用黃金材料。

1884年3月25日,制錶師Constant Girard正式在美國提交了他對于箭頭形狀的機芯橋板的專利申請(專利號14919),狹義的三金橋陀飛輪正式誕生!

既然有狹義的三金橋陀飛輪,那必然有廣義的三金橋陀飛輪。廣義和狹義的區別就在于三個機芯橋板的形狀,1884年制錶師Constant Girard注冊到的是箭頭形狀的三金橋專利,而橫梁形狀的三金橋沒有專利,是因為在此之前有類似的版路設計。可以說,箭頭形狀的三金橋陀飛輪更原汁原味。

為了以示區分,狹義的芝柏三金橋陀飛輪在發條盒上面還特意手工雕刻了“Patented March 1884”字樣,以示自己是專利產品。

三金橋陀飛輪的三個橋板的制作材料除了有黃金以外,還有鍍鎳黃銅、白金、德國銀甚至鉑金!

據記載,自1865年起,GP芝柏提交了57塊陀飛輪給納薩泰爾天文臺,其中只有24塊是三金橋陀飛輪。1911年,三金橋陀飛輪懷錶就完全停產了。

直到1982年,GP芝柏才重啟了三金橋陀飛輪的生產,但是并不是手錶。而是直接復制古董懷錶,產量逼近原古董三金橋陀飛輪懷錶的總產量,達20塊。

而在1991年,為了慶祝GP芝柏成立200周年,公司才第一次將三金橋陀飛輪技術移植到手錶之上。

而今天,測評的主角正是一塊GP芝柏三金橋陀飛輪手錶。

拿到這塊錶的第一感覺就是非常美!三個黃金質地的箭形橋板規整地平行橫架在機芯基板之上,“發條盒”“中心輪”“陀飛輪”完全暴露出來,三者各司其職,機械感十足。

它們三者活動范圍都是相同大小的圓形,相互重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卻又不相互干擾。

陀飛輪在最底部圍繞著軸心不停地旋轉,每60秒一圈,上面的“中心輪“和“發條盒”的旋轉速度逐漸降低,肉眼看上去幾乎靜止,可謂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結合。

細節做工上,GP芝柏也一絲不茍。正面的橋板,除了做了平面的鏡面拋光,而且還進行了高難度的弧面鏡面拋光!陀飛輪框架也同樣進行了高規格的倒角和鏡面拋光,在一定角度可以呈現黑色。另外一個不容忽視的細節是,這塊三金橋陀飛輪手錶上的螺絲雖然并沒有全部進行烤藍處理,但都進行了倒角。而在纖細的螺絲上倒角,其難度甚于烤藍很多倍!

機芯基板的正反兩面都裝飾有唱片紋路,在下沉的部分則全部進行了珍珠紋打磨。

除此之外,三金橋正面就一個發條盒.一個中心輪.一個陀飛輪。“簡到不能再簡”正是這設計的精華所在,三個部件把機械錶最重要的原動系.傳動系.調速系都錶現出來了。

GP三金橋的中心輪和陀飛輪雖然在視覺上是相互重疊的,但實際上兩者并沒有直接聯系。制錶師Constant Girard為了達到美學要求,于是在沒有違背機芯設計基本規律的情況下,將部分輪系隱藏了。

在這張古董GP三金橋懷錶的實物拆解照片里面我們可以清楚看見,紫色箭頭所指示的“中心輪”并沒有和紅色箭頭所指的“陀飛輪”有直接連接,它們之間其實是依靠了一個隱藏在下面的“三輪”(綠色箭頭所指)。

GP三金橋看起來簡單,但在背面卻隱藏了整套計時儀器運行所必須的全部零件。無論是機芯設計還是加工、裝配,越簡單越考驗功力!

僅第一眼就感受到強烈的“對稱美”“機械美”和“動靜結合美”,所以說GP芝柏三金橋可能是最漂亮的陀飛輪了!

我們回來再看看這塊GP三金橋陀飛輪,同樣延續了制錶師Constant Girard的設計理念。綠色箭頭所指的“三輪”隱藏在背部,承前啟后,作為“中心輪”和“陀飛輪”的過渡。

仔細的朋友還會發現,上圖右上角還用藍色的畫筆圈出了一堆齒輪輪系。這堆輪系也是用來連接“中心輪”和“陀飛輪”的?

其實并不是,它們的作用就是讓這款古老的GP三金橋陀飛輪變得更實用!

大家再看看這塊GP三金橋陀飛輪的正反兩面,你能察覺它其實是一塊自動手錶嗎?并不單純依靠手動上鏈!

1991年GP芝柏開始了三金橋陀飛輪手錶的生產,但是當時的只是手動機芯。為了提高實用性,不用經常手動上鏈,1999年的時候,GP芝柏在瑞士申請了一項專利,為三金橋陀飛輪手錶添加了自動上鏈的功能。所以大家可以發現,古董錶在發條盒上的“Patented March 1884”字樣已經更換成了“ Automatic”。雖然擠占了發條盒的位置,但這款三金橋陀飛輪的動力儲存時間還是能達到主流的48小時。

(紅色箭頭所指的就是隱藏起來的自動陀,綠色箭頭所指為空余部分)

為了不打亂盤面的布局,GP芝柏巧妙地將自動陀部分設計到了發條盒的背面,不仔細觀察,絕對不會發現這塊錶是一只自動的。因為發條盒的尺寸較小,所以只能使用珍珠陀。但為了保證自動上鏈效率,GP芝柏不惜工本采用了密度更高的鉑金材料來制作。

另外延續了采用了寶璣游絲的設計,進一步減輕游絲中心偏移。查閱資料顯示,GP芝柏還為這塊陀飛輪添加了KIF避震器,提高日常使用的防震效果。

在保證顏值的情況下,最大地提高了實用性。GP芝柏三金橋,可能是最美最實用的陀飛輪!

作者:芯動鐘錶

<!– 12345
10
–>

萬寶龍 Montblanc 復雜規格的超值感

近年來引領腕錶價位帶調整的萬寶龍 Montblanc 積極把精湛的制錶工藝以更親切的價格推廣給廣大消費者,像是 Heritage Chronométrie 系列就有一款年歷與計時功能合璧的新品,除了設計上是以Minerva遠在1920年代生產的計時碼錶為靈感,它的年歷功能只要在每年二、三月之交時調整天數即可,對于佩戴者來說使用上頗為簡便實用,錶款面盤設計工整且對稱,雖不花俏但也透過如時標或指針等細節處理展現品牌的工藝水準。

簡易的閱時設計

品牌首次結合年歷與計時功能的復雜腕錶,保留了原始錶款易于閱時的指針設計。鍍玫瑰金的劍形指針分別顯示時、分,藍色不銹鋼指針則為計時指針。

吸睛的月相盈虧

位于三點鐘位置的月相顯示可謂面盤上最大的亮點,以精致的鍍玫瑰金搭配藍鋼來顯示新月、上弦月、滿月以及下弦月等四種主要月相盈虧。

制錶的工藝傳承

擁有10枚指針的Chronograph Annual Calendar搭載了MB 25.09自動上鏈機芯,同時提供了43小時的動力儲存,透過透明底蓋即可一覽其運作奧妙。

MONTBLANC 萬寶龍 Heritage Chronométrie Chronograph Annual Calendar

不銹鋼材質/MB 25.09自動上鏈機芯/時、分、小秒、日期、星期、月份顯示/計時碼錶功能/年歷功能/月相顯示/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30米/錶徑42mm

<!– 12345
10
–>

拆機尋迷:智芯科技手錶方案C001

本期拆機尋迷,我們將帶來由智芯科技提供的智能手錶方案C001的拆解。與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智能手錶不同,智芯科技選擇的是傳統的機械錶芯與智能相結合的方式。相比手機,智能手錶的各種零部件更精細、集成度大、設計難度也更大,在拆解過程中也需要更加小心。好在我們得到了智芯科技的工程師鼎力支持,才得以最終完成此次拆解。

前言

這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評測。 現在各家媒體關于智能手錶的體驗、評測文章已經很多了,但是主要集中在針對消費者的外觀、功能、使用方法等。很少有專門針對工程師、采購、產品經理等業內人士所做的拆機評測。 在此前,《國際電子商情》的兄弟媒體《電子工程專輯》曾做過一期手機的“拆機尋迷”,并取得了很好的反饋。 拆機尋迷,智能音頻與NFC將成標配 http://www.eet-cn.com/ART_8800705899_617693_NT_75d27f98.HTM 本期拆機尋迷,我們將帶來由智芯科技提供的智能手錶方案C001的拆解。與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智能手錶不同,智芯科技選擇的是傳統的機械錶芯與智能相結合的方式。相比手機,智能手錶的各種零部件更精細、集成度大、設計難度也更大,在拆解過程中也需要更加小心。好在我們得到了智芯科技的工程師鼎力支持,才得以最終完成此次拆解。

關于智芯科技

提到智芯科技,可能不少人還有點陌生。這家公司于今年的3月17日亮相被譽為“奢侈品中的奧斯卡”的第44屆瑞士巴塞爾國際鐘錶展。類似于百達翡麗、寶珀、歐米茄在內諸多國際知名鐘錶品牌均是該展會的常客。在此次展會上,智芯科技推出的C001獲得業內好評。 據介紹,C001在重度使用的情況下,續航時間仍然長達兩年以上,為全球續航時間最長的智能錶芯產品。在產品大小方面,智芯科技也做到了極致,C002錶芯厚度僅 4.2mm,為全球最薄款智能錶芯,C003錶芯直徑僅為25mm,相當于一枚一元硬幣的大小,無疑為全球最小款智能錶芯產品。

下面就讓我們來探尋智能錶芯C001的內在構造吧!

C001的外觀,屬于那種非常經典的機械錶式樣,跟人的感覺是穩重、商務范。

可能因為筆者很少戴錶,戴在手上的感覺是有點重,金屬錶帶的觸感很好。現階段是C001以行針類機械鐘錶外觀為主,針對不同的細分領域和應用場景,提供健康、支付、商務、專業戶外運動等功能。根據不同的錶帶也可以有不同的使用場景,通過不同的錶帶、錶殼可以有不同的玩法。

廢話不多說,智芯的工程師迅速開始拆解

首先拆的部分是手錶的背蓋

背蓋拆開后,透露出C001所采用的紐扣電池

標準的3V 240 mAh紐扣電池

據了解,這個電池是通用的紐扣電池,并非定制產品,主要是方便用戶后期換電池。之所以選擇電池的方式而不是充電的方式,主要有幾個方面的考慮:第一保證產品的外觀設計,如果做充電的話,后蓋就要留充電點;如果用無線充電則后蓋沒辦法做金屬。第二防水就不太好做;第三C001主打的一個賣點就是超長待機,產品功耗很低,一個紐扣電池已經可以做到8個月到1年的使用時長了。 據介紹,C001在重度使用的情況下,續航時間仍然長達兩年以上,為全球續航時間最長的智能錶芯產品。 另一個賣點就是潛水等級的防水,目前拆解的這款錶據透露可以直接戴著游泳和潛水到50~100米的深度,而IP67級別的防水基本在一米左右的深度。當然,為了實現這一點,每一個手錶都要過水壓測試。 所以,使用紐扣電池可以保證外觀工藝材料、防水等級以及待機時長。

拆開以后,錶的指針仍然在走。目前傳統的機械錶大多使用石英驅動指針,而C001則采用電控馬達以及來自Sitime的硅振。目前硅振已經在越來越多的領域逐漸取代傳統的晶振。

現在開始用小刀拆解機芯的正面

撬開錶盤后是這個樣子,上層黃色的薄膜是RF天線。針對指針主要還是看驅動,C001的驅動會適配不同的針的形狀和重量,來保證它的驅動的正常。

RF天線是用膠水黏住的,撕的時候要特別小心

繼續拆解,把中心的金屬片撥開

發現一個某瑞士品牌Ronda的行針步進馬達,通過電信號驅動,帶著行針去步進。左上角黑色的是一個超低功耗的震動馬達,用的也是日本的一家供應商,專門為智芯定制的。

不要小看這小小的行針,從1元的指針到10元的指針價差非常大

齒輪腔,這個是用來驅動行針的

據介紹,為了測試行針驅動穩定性和一致性,保持穩定、可靠,智芯在開始設計的時候就要考慮機械的齒輪校準以及公差。這個時候需要有大批量的采樣率,在不同環境溫度下的采樣率,保證它的行針穩定。所以做了大概1K的機芯進行反復測試,保證在-25°~+85°的溫度下都能夠穩定驅動。

這里是最核心的PCB部分,包括一顆Dialog的藍牙4.0芯片DA14580,一顆震動馬達,以及一顆MCU,不過這顆MCU被遮住了,看不到牌子。因為空間有限,智芯選擇的器件都是最小化的,里面用到的貼片電阻型號為0201。 Dialog在功耗管理方面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其非常注重節能技術。DA14580作為目前全球尺寸最小、功率最低的藍牙智能芯片smartbond,收發電流僅為3.8~4.9Ma,比其他同類藍牙智能解決方案低50%。而且其深度睡眠模式的電流低于600nA。這錶示在一個每秒發送20字節的產品中,一顆225mAh紐扣電池可以讓其持續運作4年5個月;與此相比,前幾代藍牙智能技術僅能維持2年時間。 SmartBond是首款突破4mA無線收發電流極限的藍牙智能解決方案,靜態功耗差不多在10度微安,在通信過程中平均功耗做到了20個微安左右。能夠讓設計人員將產品的電池續航時間延長一倍,或縮減所需電池的數量和大小。目前小米手環也采用的同款藍牙芯片。

從背面可以看到NXP的NFC芯片FM24NC32T3,但是NFC天線是智芯自己設計的。之所以用NFC留的是一個技術通路,可以做標簽,也可以做門禁,也可以做電子名片。也可以做相關的身份識別,主要看客戶愿意用NFC做什么功能。也有一些做運動品牌用NFC來做一個通信通道。 此外,NFC在無源狀態的,在被讀的時候是不耗電的。主動通信的時候耗電在毫安級的。

在塑膠件的選擇上,看上去是一個不起眼的塑膠件。其實它的精度及尺寸要求是非常高的。智芯現在把精度控制在3絲(一絲等于0.01mm)左右,這是幾顆料疊加起來的整體尺寸的公差。 因為不同的材料在長時間下會產生形變的程度也不一樣,所以在開模的時候也試了好幾款材料,最后定下來的材料,穩定性和后期可加工性才達到要求。

拆解完成后的全家福,可以重點對比其中的一元硬幣,大致跟紐扣電池的直徑相似。據透露,在智芯其它產品線中,C002錶芯厚度僅4.2mm,為全球最薄款智能錶芯,C003錶芯直徑僅為25mm,相當于一枚一元硬幣的大小,無疑為全球最小款智能錶芯產品。

拆了C001后發現還不過癮,工程師又拿來最新的方案,這個是目前還沒上市的功能DEMO C004。

背面帶綠光的心率傳感器模塊是AMS7000。這是一個傳感器+Afe模擬前端+mcu內核的三合一的心率檢測Soc模塊。AMS7000是目前業內唯一一款內含動態算法的心率soc,且平均準確度可達95%,目前也已經在小米心率手環上量產。

相比C001,H001還帶OLED屏。目前這個產品在試產階段,帶支付(NFC)、心率、運動檢測。相比上一代方案成本要高一倍多。這是一個四層板,H001與C001的PCB相比,集成的器件明顯更多,圖下增加了艾順佳的屏顯模塊(OLED),同時也帶上心率模塊。 這一次MCU沒有被遮住,用的是Ambiq Miacro的超低功耗MCU Apollo。據說這也是智芯經過一圈供應商的對比后,最終采用這顆全球功耗最低的MCU。Apollo MCU采用ARM® Cortex-M4F架構,其獨特之處是能同時優化工作和睡眠模式功率,其功耗低至行業領先的30µA/MHz,并且具有低至100nA的平均睡眠模式電流,而這種極低的功耗不會影響性能。其功耗通常比性能相近的其它MCU產品降低5至10倍,使得可穿戴電子產品和其它電池供電應用的電池壽命大大延長。

C004采用的不再是紐扣電池,而是磁吸充電,圖為充電頭模塊,

最后,由于可靠性和穩定性的要求,C004需要經過多項測試,包括高低溫沖擊的測試,靜電的測試,走時頻偏的測試,藍牙穩定性的測試。也要做老化的測試。特別是溫濕度測試的要求非常高,因為成錶的流通是全球市場的,比如會賣到俄羅斯、北歐,它的存儲和使用溫度都要做可靠性測試。目前這款方案的存儲溫度可達到-40°C~85°C。雖然跟人體搭配的使用場景會控制在一定溫度范圍內,但是還是有一些場景比如在戶外、運輸過程中會接近比較極端的溫度。

拆解總結:

從這次拆解可以一窺智芯科技的強大硬件設計能力。怎么判斷一款手錶方案的設計水平高低呢?工程師一般從PCB板的以下幾點來判斷: 1.從外觀工藝來看,PCB布板的干凈程度和美化程度 2.油漆、油彩的使用品相、色澤等很多方面。 3.對于手錶這樣精細化的設計,是能夠在有限的空間內做到整個行業能夠做到的工藝極限,別人再怎么調整也只能做到這個地步,不可能超越你。 在如此小的面積下,能夠集成這么多功能,同時布板干凈,可謂是“螺獅殼里做道場”,其難度要遠遠超過傳統的手機設計。 目前智芯的客戶群主要劃分為幾類:一個是傳統的鐘錶企業,一個是電子數碼領域,另一個是通訊領域,最后是互聯網公司。據了解,智芯的定位不想做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智能手錶廠商,他們想要做手錶領域的高通,重新定義智能手錶產業。所以雖然很多客戶找到智芯說要進行定制ODM,開發費給得也不錯,但是智芯都沒有考慮。而是主要提供公板設計方案,由客戶自行設計殼、面、針。 在拆解現場,筆者還看到了一款智芯為某知名手機廠商定制的方案,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請期待我們的下期拆解吧!

<!– 12345
10
–>

品鑒泰格豪雅Formula 1 CR7計時碼錶

原標題:致敬C羅 品鑒泰格豪雅Formula 1 CR7計時碼錶

這款腕錶是為直徑C羅這位足壇傳奇巨星而作,是一款帶有編號的限量版計時碼錶。生機勃勃的綠色令人想起綠茵場,啞光黑色則賦予這款腕錶格外內斂的特質。

一直被譽為瑞士前衛精準制錶典范的泰格豪雅在2015年推出一款綠色的TAG Heuer Formula 1 CR7計時碼錶,以向國際足聯金球獎三屆得主C羅(Cristiano Ronaldo,亦稱CR7)致敬。這款腕錶官方型號:CAZ1113.FC8189。

這款腕錶是為直徑C羅這位足壇傳奇巨星而作,是一款帶有編號的限量版計時碼錶。生機勃勃的綠色令人想起綠茵場,啞光黑色則賦予這款腕錶格外內斂的特質。

這款腕錶以碳化鈦涂層精鋼打造錶殼,錶圈帶有速度計刻度,錶殼內打在石英機芯。黑色紋飾錶盤上使用鮮艷醒目的綠色顯示時間及計時功能,并搭配黑、綠兩色相間的NATO錶帶。純粹的綠色和黑色相得益彰,并讓腕錶透露出時尚色彩。

錶冠和計時按鈕打磨精致,把握舒適

腕錶側面安置有一枚錶冠和兩枚計時按鈕,位于中部的錶冠兩側有護肩保護,錶冠側面飾有坑紋方便把握,頂部飾有融合泰格豪雅標志的圖案;位于兩側的計時錶冠圓潤光滑,按壓舒適。

NATO錶帶肌膚彈性、佩戴舒適

腕錶黑、綠相間的NATO錶帶的靈感來自二戰時期英國軍隊所使用的尼龍錶帶,極富彈性,任何人都能舒適地佩戴。錶帶上裝有精鋼打造的針式錶扣和定位件,并在錶帶上有圓形扣眼。

黑色錶殼線條優美,極具動感

腕錶黑色錶殼是以外層涂有碳化鈦的精鋼打造而成,錶徑42毫米,錶殼光滑,線條流麗優美。邊緣飾有美麗坑紋的黑色錶圈上有速度計刻度,匠心設計硬朗而動感。

黑色格紋錶盤典雅,動感時尚

腕錶黑色格紋錶盤上使用綠色時標和指針,并在綠色凸緣繪有白色分鐘刻度,鮮明的顏色對比顯示清晰,方便讀取。在錶盤上有計時錶盤和小秒盤,并在四時位置設有日期顯示窗口。

計時錶盤顯示清晰

位于錶盤六點位置的小錶盤是10小時計時盤,錶盤有渦狀紋修飾,以一枚綠色指針和阿拉伯數字刻度顯示。

計時分鐘盤以白綠相間刻度顯示

在錶盤九點位置的小錶盤飾有精致的渦狀紋,邊緣有白、綠相間的刻度和阿拉伯數字,中央安置一枚綠色指針。

小秒盤靈動小巧,飾有“CR7”字樣

位于三點鐘位置的小錶盤同樣飾有渦狀紋,這是腕錶的小秒盤,其上印有白色“CR7”字樣以致敬足壇巨星C羅。

短小的錶耳棱角圓潤

腕錶錶耳短小,其和錶殼一體鑄就,銜接流暢自然。錶耳經過精細打磨,棱角圓潤,觸手光滑。

密閉錶底上飾有足球圖案

腕錶采用的是密閉錶底,在其上鐫刻有足球圖案及“CR7”字樣,充分展現足球元素以及對C羅的敬意。腕錶使用的是一枚石英機芯,并具備防水深度200米的功能。

總結:這款腕錶黑色與綠色形成大膽對比,而白色的使用又為腕錶增添不少吸睛亮點。富有棱角的錶殼以及大圓環造型錶圈讓腕錶極具動感,而NATO錶帶不僅搭配和諧,而且佩戴舒適。腕錶典雅而動感,是一款非常精致的計時碼錶。

<!– 12345
10
–>

江詩丹頓馬耳他系列月相動儲腕錶

酒桶型的馬耳他系列雖為江詩丹頓的經典系列,一直以來卻僅有基礎兩針、小三針和高端陀飛輪款。最近,江詩丹頓為這個系列增加了動力儲存月相腕錶。

可能是考慮到適量復雜的功能,能令錶款更具吸引力,同時又考慮仍需面向大眾,所以江詩丹頓選擇在新品的盤面增加月相顯示和動力儲存顯示功能。紅金錶殼,保持了馬耳他特征性修長纖薄的酒桶型外殼,尺寸為36.70mm×48.10mm,厚10.49mm,內部搭載Calibre 1410 AS手動上鏈機芯。

與月相動儲腕錶同時推出的,是該系列的鏤空陀飛輪,同樣是紅金外殼,錶殼尺寸為38mm×48.24mm,厚度為12.73mm,搭載Calibre 2790 SQ機芯,鏤空機芯做了精細雕花裝飾——從工藝上看,確實對得起品牌的傳統。

普通錶友并不見得都十分熟悉江詩丹頓的酒桶型腕錶,但事實上,江詩丹頓可謂酒桶型錶殼的始祖之一,最早一塊江詩丹頓酒桶型錶殼腕錶在100年前(1912年)就已誕生。當然咯,這種特有的殼型,可能不會符合每個人的口味,而且上手也十分挑人,但不得不說,這種古典而優雅的氣質,好像真的是VC獨有。

<!– 12345
10
–>

La D de Dior Satine系列高級腕錶

迪奧高級珠寶部藝術總監維多利婭·徳卡斯特蘭(Victoire de Castellane)于二零零三年設計的La D de Dior系列高級腕錶多年來不斷推陳出新,卻始終不改純粹簡約的本質。今年,該系列腕錶推出采用米蘭式編織錶帶的La D de Dior Satine系列。.

維多利婭介紹道:“我的靈感源自緞帶——La D de Dior Satine (緞帶)系列高級腕錶就如同環繞在手腕上的一圈金屬緞帶。”

精巧的緞帶也是克里斯汀·迪奧先生本人十分鐘愛和重視的裝飾元素:“小巧的緞帶蝴蝶結永遠是女士最鐘愛的配飾之一……它們可以是任何大小和材質,你可以用它們裝點衣袖或手腕。”迪奧先生在他的《時尚小詞典》中這樣說。

為了將緞帶的柔軟和光澤呈現在腕錶上,迪奧的腕錶技師超越了技術上的限制,對傳統織造工藝,尤其是金銀飾帶編織技藝(passementerie)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探索。

工匠們首先使用金屬編織機以交互編織法對鉸接的金質或精鋼細絲進行編織。

這種珍貴的織物一旦完成,便被裁下長條,進行手工拋光以完善細節,賦予其經久不衰的藝術美感,造就La D de Dior Satine系列腕錶錶帶絲緞般與眾不同的氣韻。

La D de Dior Satine系列腕錶備有19毫米和25毫米直徑兩種規格、五種款式,搭配精鋼錶帶、不同色調的珍珠母貝錶盤和鑲鉆錶圈;另有兩款直徑19毫米的錶款,配以黃金或玫瑰金錶帶、太陽紋拉絲金質錶盤和鑲鉆錶圈可供選擇。

<!– 12345
10
–>

15萬元雅克德羅\”獨眼龍”

雅克德羅砂金石12名城腕錶

參數:不銹鋼錶殼直徑39毫米,錶盤以砂金石和珍珠母貝兩種材料制作。搭載自動上鏈機芯,動力儲存約68小時。價格148500元人民幣。

跳時錶,是鐘錶里比較有趣的設計。它取消了時針,用視窗錶示小時,一眼看去,像一只炯炯有神的眼睛,所以俗稱“獨眼龍”。雅克德羅砂金石12名城腕錶,將跳時技術與時區相結合,并采用了特殊材質裝飾錶盤,給人帶來吸睛的視覺效果。

錶盤采用了砂金石和珍珠母貝兩種材質

錶示小時的視窗位于12時,每過一小時,視窗內的數字就會變動一位。與之相對應的6時,便是時區視窗。它能夠輕松顯示全球12個時區,這些時區用城市名稱錶示。時區視窗能夠和小時視窗同步跳轉。

擺陀上點綴著兩顆七芒星

分鐘則位于錶盤中央,與小時視窗共同承擔起計量時間的使命。錶盤的設計也是腕錶濃墨重彩的一筆,兩種材質交相輝映,在視線中華麗綻放。中央略帶橢圓形的白色部分,是珍珠母貝,旁邊深色的部分,是砂金石。憑借工藝大師的高超技藝,這兩種美麗而脆弱的材質,順暢地成為一對錶盤上的“好搭檔”。在小時視窗的上方,點綴著兩顆熠熠生輝的星星。這是雅克德羅的傳奇標志——七芒星。在機芯擺陀上,你也能看到七芒星的圖案。

<!– 12345
10
–>

High Jewelry Timepieces高級珠寶腕錶系列

海瑞溫斯頓工匠須捕捉Emerald Twist手鏈的設計精髓,并將其轉化為高級珠寶腕錶。這意味著發揮巧思創意,重現手鏈的豐盈造型及流動線條,使其在空間更為緊湊的腕錶內煥發生命力。

海瑞溫斯頓自品牌一款歷史上著名的經典手鏈汲取靈感,推出美輪美奐的Twist高級珠寶自動腕錶。這款珠寶腕錶鑲嵌璀璨迷人的紅寶石與鉆石,擁有典雅別致的造型和攝人心魂的美感,亦呼應創始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如此情懷正是海瑞溫斯頓永恒的靈感源泉。

頌贊大自然

海瑞•溫斯頓先生在其珠寶生涯早期便已樹立了一種創新設計理念,此后更成為海瑞溫斯頓品牌的風格標志。海瑞•溫斯頓先生對自然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并透過精湛鑲嵌工藝,在珠寶作品上凸顯寶石各自的內在美,展現自然界的流暢線條和優美姿態。海瑞溫斯頓于1960年代推出的Emerald Twist手鏈交錯鑲嵌馬眼型和水滴型切工鉆石和祖母綠寶石,呈現自然的立體宏偉之感,彰顯品牌創始人的無限創造力。

流線動感的錶盤

海瑞溫斯頓工匠須捕捉Emerald Twist手鏈的設計精髓,并將其轉化為高級珠寶腕錶。這意味著發揮巧思創意,重現手鏈的豐盈造型及流動線條,使其在空間更為緊湊的腕錶內煥發生命力。

錶盤中央呈現無限變換的恒動之態,由紅寶石和鉆石交纏而成的華麗漩渦不停旋動,奇幻莫測。通過將不同切工的鉆石鑲嵌于不同的高度,錶盤呈現出令人神迷目眩的立體效果和豐盈美態。7時與12位置之間鑲嵌61顆高度一致的長形切工鉆石,而12時至6時位置則于更高的層面縱向鑲嵌50顆馬眼型切工鉆石。60顆雍容富麗的馬眼型切工紅寶石沿相反方向展開曼妙舞姿,與鉆石相互交纏,迤邐延伸至鏈帶。

腕間的動人花環

鏈帶沿襲1960年代原始作品高級珠寶手鏈的旋轉造型,猶如鉆石與紅寶石交織而成的花環,瑰麗美態讓人屏息。共計178顆鉆石和110顆紅寶石相互交纏,締造出行云流水般的流暢感。馬眼型切工鉆石與紅寶石沿著鏈帶的結構——一條幾乎不可見的鉆石藤攀援而上,契合著溫斯頓先生“寶石引導設計”的理念。馬眼型切工紅寶石采用中央高于兩側的鑲嵌設計,締造出鮮明的立體感。

<!– 12345
10
–>

格雅領馭系列腕錶:鏤空的魅力

有一種夢幻叫蕾絲,有一種貴氣叫蕾絲。

蕾絲,由英文單詞lace音譯而來,特指花邊。它起源于16世紀的歐洲,是衣襟衣袖裙擺上的網眼結構的手工鉤花,維多利亞黃金時期,皇室貴族對蕾絲的熱愛也到了巔峰。即使是價值連城的皇冠珠寶設計,靈感也源自蕾絲的鏤空結構。

而鏤空結構還應用于陶藝、建筑、以及腕錶領域。鏤空錶(Skeleton watch)。各種零件像穿透視裝那樣,暴露無疑。在藍寶石鏡面下可以清晰地看到腕錶機械的運轉,更讓人能體會到腕錶的機械魅力。在創意的國度里發揮無窮創意,令鏤空腕錶以百變之姿呈現世人面前。

以注重細節的敏銳眼光,施展卓絕的手工技藝。集極致機械魅力于一身的格雅領馭系列鏤空

腕錶是向休閑復古時尚的致敬之作。

采用41.5毫米直徑設計,316L鋼打造腕錶身軀。錶盤經過精心的拋光處理,營造出完美的通透效果。鏤空造型不拘一格,個性新銳,著以明亮的玫瑰金色或金色,腕錶呈現出精彩絕倫的立體感觀。也將格雅的超凡技藝展露無遺。

錶盤的細節處理上,則以一種頗具趣味的方式,六顆施華洛世奇水晶、立體條釘與金色機芯完美結合,呈現出獨特的美學感官。而錶盤內圈展示的獨特紋飾更是極大提升了錶盤的質感。對錶盤空間的完美把握,演繹別出心裁的創意美學。腕錶成為融幾何設計和陽剛美學于一體的非凡杰作。這無不見證著格雅對美的不渝追求和對細節超乎尋常的關注。

該腕錶錶盤正面,底蓋均采用透視設計,增強了機芯的非凡觀感,手腕翻轉間,一窺機械之魅。

領馭系列G08185鏤空腕錶傾注著格雅鐘錶工匠們的心血,以空靈深邃的方式體現著機械制錶工藝的心與靈。老練、精巧的手工加上敏銳的目光結合,才能將璀璨的鐘錶鏤空藝術渲寫極致。是時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 12345
10
–>